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要搞清楚,为什么要做架构设计?不做行不行?
1、架构设计的目的
早在 1960 年代,诸如艾兹格·迪杰斯特拉就已经涉及软件架构这个概念了。自1990年代以来,软件架构这个概念开始越来越流行起来。
卡内基·梅隆大学的玛丽·肖(Mary Shaw)和戴维·加兰(David Garlan)对软件架构做了很多研究,他们在 1994 年的一篇文章《软件架构介绍》(An Introduction to Software Architecture)中写到:
“When systems are constructed from many components,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overall system-the software architecture-presents a new set of design problems.”
译: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增加,计算相关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不再构成主要的设计问题;当系统由许多部分组成时,整个系统的组织,也就是所说的“软件架构”,导致了一系列新的设计问题。
这一系列新的问题诸如:
- 系统规模庞大,内部耦合严重,开发效率低;
- 系统耦合严重,牵一发动全身,后续修改和扩展困难;
- 系统逻辑复杂,容易出问题,出问题后很难排查和修复。
可以看到,软件技术其实就是与“复杂度”作斗争的,架构的出现也不例外。简而言之,架构也是为了应对软件系统复杂度而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,通过回顾架构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,我们可以基本推导出答案:架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软件系统复杂度带来的问题。
据《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 2022 年 6 月,我国网民规模数达 10.51 亿。架构复杂度越来越高,已成必然。
架构复杂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。